论坛 > 测评 > 《机器人智造的逻辑》
《机器人智造的逻辑》
  • 市场参考价: ¥ 89.0  |   数量: 5  |   申请人数: 12
  • 预热中 申请中 体验中 已结束
  • 02月27日-03月20日
  • 距离申请结束还有:013 小时 26
  • 我要申请
  • 活动详情

    《机器人智造的逻辑》是洞察机器人世界的科普读物,深入浅出地梳理了机器人的起源、核心技术与制造流程,剖析了机器人产业的逻辑、商业模式和投资前景,为读者提供了投身机器人行业的职业规划建议,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交融的趋势及潜在社会影响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机器人智造的逻辑》以通俗化的笔触,将科技概念化繁为简,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让读者轻松了解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知识和产业情况,适合科技爱好者、机器人行业新人及想要从不同视角了解机器人的从业者、创业者和投资人参阅。


    如何申请


    (1)往下滑到“产品资料”栏,可进一步了解书籍内容,章节设置;

    (2)>>点击我要申请,认真填写申请理由、阅读分享计划等,即有机会免费获取书籍。


    活动日程


    申请时间:2月27日至3月20日
    遴选公布:3月24日前,公布全部入围名单
    阅读时间:3月31日-5月12日
    颁奖时间:活动结束后两周内

     

    阅读要求


    收到书籍后,请在EEWorld 机器人开发版块 自拟标题发表阅读心得,活动期间内,进度为至少每15天提交一篇,直到完成自己的阅读分享计划,要求100%原创首发,抄袭会被封杀哦。心得可包含:书籍内容的评价、理解、尝试书中实验过程等;


    活动评奖


    评委将对阅读心得质量、章节打卡任务完成度、分享及时性三方面进行评分。综合分=70%阅读心得质量+10%阅读计划完成度+10%互动性+10%及时性 


    综合分

    奖励

    综合分>=90分

    保留阅读书籍+20威望+20芯积分

    综合分>=75分

    保留阅读书籍+10威望+10芯积分

    综合分<75分

    寄回阅读书籍


  • 产品资料

    640_副本2.jpg

    作者简介


    顾浩楠,笔名灭雪,致力于科技与人文领域的交叉研究与实践,专注探索“机器人+AI+智慧社区”的发展演变,并开展相关科普工作。


    曾任职于中国新闻社、科沃斯机器人,现服务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中国公司,从事机器人+AI产品及技术分析研究、科技企业品牌战略规划与营销落地、智能制造相关产业洞察与生态跨界合作等,参与编写《人工智能实践录》《金融科技:江苏的创新与实践》等书。

    微信公众号“机器人产业随想录”主理人,曾为国内外多家科技公司提供个性化品牌营销、IP打造、企业出海等协助与服务。


    目 录


    第1章  机器人简史 |001

    1.1 机器人前传 |001

    1.1.1 一种信仰:人类对仿人“类智能体”的痴迷 |001

    1.1.2 人形机器人初探 |004

    1.2 现代机器人的诞生 |008

    1.2.1 艺术的羁绊:从波希米亚讲起 |008

    1.2.2 一场1956年的密谈 |010

    1.3 机器人的现代启示录 |012

    1.3.1 潜伏在你身边:划时代的工业奇迹 |012

    1.3.2 “更聪明的苦力”:重新塑造人类就业结构 |016

     

    第2章  “解剖”机器人 |019

    2.1 机器人的分类 |019

    2.1.1 朴实无华的一般性分类 |020 

    2.1.2 按控制方式分类 |033

    2.1.3 按结构形态分类 |039

    2.2 机器人的基本构成 |041

    2.2.1 感知系统:与人类共拓寰宇 |045

    2.2.2 中枢系统:以人类心智为纲 |048

    2.2.3 运动系统:为人类踏遍荆棘 |050

    2.3 机器人的核心技术 |054

    2.3.1 感知与认知:潜力无限的金矿 |054

    2.3.2 运动与控制 |065

    2.3.3 人机交互 |075

     

    第3章  一台机器人的诞生 |087

    3.1 把机器人制造出来,总共分几步 |087

    3.2 创意与需求:你为什么要制造一台机器人 |102

    3.2.1 想法的产生:抓住每一次灵感 |102

    3.2.2 需求的捕捉:市场永远存在痛点 |105

    3.3 验证你的想法:这台机器人真的有价值吗 |108

    3.3.1 再谈调研:花架子还是一杆秤 |108

    3.3.2 尊重市场就是实事求是 |111

    3.4 产品规划 |113

    3.4.1 产品目标 |113

    3.4.2 商业目标 |118

    3.4.3 差异优势 |125

    3.4.4 产品定价 |136

    3.5 产品的创造过程 |144

    3.5.1 产品设计 |144 

    3.5.2 部件选择 |155

    3.5.3 机器人的组装 |166

    3.5.4 程序控制 |174

    3.5.5 品控很关键 |188

     

    第4章  机器人的产业逻辑 |198

    4.1 机器人产业链全景图 |198

    4.1.1 低调的上游环节 |198

    4.1.2 热闹的中游环节 |209

    4.1.3 进击的下游环节 |213

    4.2 那些不得不提的企业与组织 |220

    4.2.1 知名机器人组织:你潜在的合作伙伴 |220

    4.2.2 机器人研究机构:机器人生态的重要一环 |224

    4.2.3 影响了世界的机器人企业 |229

    4.3 机器人活动与竞赛 |232

    4.4 中国机器人公司,岂止组装厂 |234

     

    第5章  机器人的投资价值 |240

    5.1 基于长逻辑的价值判断  |240

    5.2 机器人企业商业模式浅析 |243

    5.2.1 硬件销售模式 |243

    5.2.2 解决方案提供商模式 |244

    5.2.3 服务订阅模式 |245

    5.2.4 数据增值服务模式 |245

    5.3 投资人性的本质 |251

     

    第6章  来吧!投身于机器人行业 |253

    6.1 你可以在机器人行业做什么 |253

    6.1.1 一家机器人公司的职能划分 |253

    6.1.2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258

    6.2 永不停歇的学习之路 |262

    6.2.1 自我提升:有侧重点地查漏补缺 |262

    6.2.2 收藏!必备的学习资源清单 |265

    6.3 不断精进的秘诀 |268

    6.3.1 中高阶职业发展建议 |268

    6.3.2 技术路线的升级打怪 |274

    6.3.3 市场路线的海纳百川 |275

     

    第7章  幻境之舞:AI与机器人 |277

    7.1 一种难以定义的关系 |277

    7.2 让机器人拥有更强的工具性 |279

    7.3 特别的一个:人形机器人 |281

    7.3.1 历史、发展与现状 |282

    7.3.2 核心技术、部件与产业链 |285

    7.3.3 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293

    7.3.4 中国人形机器人,手比脚重要吗 |295

     

    第8章  中国机器人出海的内核 |305

    8.1 中国机器人的全球化之旅 |305

    8.1.1 工业机器人出海:最早的全球化“弄潮儿” |305

    8.1.2 服务机器人出海:一步步实现“真盈利” |308

    8.2 具身智能机器人,颠覆性的新机遇 |311

    8.2.1 纯软件路径:跨硬件的通用机器人模型 |311

    8.2.2 “软硬结合”之通用人形机器人 |315

    8.2.3 “软硬结合”之细分场景下的通用解决方案 |316

    8.3 迈向家用场景的终局之路 |319


  • 参与人员
    • 名单暂未出来,请耐心等待!

  • 作品展示
  • 名称作者时间
  • 评奖
欢迎厂商提供试用产品
X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机器人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