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家整的好红火,发现今天活动才截止,抽一点点空子,描述一下自己使用TI多核DSP的历程,顺便唠叨唠叨TI的优缺点。
真正的接触TI多核DSP,是10年的事情,那时我大学毕业已经3年,后来跑到京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继续读研,研究生的课题选了一个图像处理方向,老板希望我能做一做高性能计算处理方面的。
其实原来大四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疯狂着迷TI DSP,因为那是只会用8051和FPGA,对于DSP的传说一直深信不疑,凭借自己对于8051的掌握,欣然以为DSP芯片和开发环境的熟悉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先是弄了本讲解TI C5000 DSP的教科书,名字叫什么已经记不起来了,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反复研读,对于DSP的架构基本有了认识,里边实际上是总线结构要更先进、更复杂、更高效,还有多个计算单元和位倒序操作,对于一些可以并行处理的计算和FFT,远比普通单片机效率高,而且主频更是普通单片机无可匹敌的200MHz,呵呵,对于那时8051跑24MHz来说,这个频率真的是无所不能了。再往下就是关于DSP的开发环境的使用了,看了看,感觉功能太复杂,而且那时找工作压力也不小,后来就不了了之。后来工作签订以后,到10年,就再也没有临幸过所谓的DSP了,哈哈。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研究生课题做高性能图像处理,首先想到的就是TI DSP,再加上FPGA。跟老板一番沟通之后,决定先选型,然后买评估板回来,再然后自己做板子。于是先在TI官网猛逛了一个多星期,看看TI最牛X的芯片是哪个。当时C6472已经出来1年多了,6678刚出来,不用太细想就直接C6472了,因为6678外面估计还没人用,有问题想找解决办法都不一定容易。6472应该有人用了,网上找资料,也应该容易一些。然后就照着这个思路,决定先购买6472的评估版回来。问了几家TI代理商,基本上是官网美刀价格 X10的RMB还不止,而且交货周期很长。后来发现TI estore可以直接购买,而且免费包邮,不过有个问题是,当时还特么对大陆禁运,感情那时这破玩意技术还比较先进,对大陆还封锁着了,哎,美国佬啊美国佬,有点秀逗,这个不细说了。不过这个也不算啥问题,哥有办法解决,你不是对大陆禁运嘛,hongkong又不禁运,先搞到hongkong,再拿到深圳,然后寄到北京,O了。于是在TI estore下单,俩C6472 EVM,349刀,信用卡直接付款,然后包邮到hongkong。完了花了几百块钱托朋友从hongkong带到深圳,然后很快就到我手上了。
开发板的图:
接下来就是把这个板子跑起来。哎,这时才知道自己要多图样有多图样,要多图森破有多图森破。虽然那个时候哥对ARM已经很熟了,但是一直玩的单核的U,这种多核的还从来没玩过,原来以为网上能找到很多资料,结果发现这种玩意,根本没多少人在网上分享啥资料。于是自己天天啃TI文档,各种文档,废寝忘食、不分昼夜的啃,后来基本也算入门了,把6个核都跑起来了,至于里边的其他资源,没那么多时间验证了,要准备堆sch和lay PCB了。下面是当时啃的相关资料文档:
累sch事情大家可能会觉得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我以前搞51和FPGA时也这么认为,但是后来经过6核DSP的研究,发现这个没法愉快起来,各种复位方式、各种时钟、与FPGA的各种交互、各种上电顺序,好在之前把6个core跑起来时,已经把文档啃得差不多了,这里虽然麻烦,通过时间慢慢耗,也算一步一步把头绪都理清了,sch一部分参考评估板,一部分自己设计,PCB方面DDR布线不打算自己重新布,把评估板上的直接复用过来了,然后其他自己重新布。下面是PCB截图: 下边两颗是6472,传说中的6核C6000 DSP,主频高达725MHz,上面两颗是FPGA了
这个是差不多完工的PCB截图
由于电源部分太复杂,所需电压种类太多了,而且好几个电流都不会小,当时电源方面全部直接用了TI的电源模块,大大小小好几种,下面给出几个电源模块的PP:
这个是16A输出的
这个是10A输出的
还有小电流的
来个合照
翻身再来个合照
案子还没做完,研究生就要结束了,哈哈,后来的故事虽然没有戛然而止,但是也内啥了。。。。。PCB发出去做了之后,还没回来,我已经离开学校了,再后续的活就交给下一届师弟继续了,当时带了俩师弟,虽然底子弱了点,不过都还是比较勤奋的 再后来,个人买了个6678的板子,打算将原来的案子做个样机,现在用评估板拼起来把功能做出来,于是6678先买了一套
关于这个6678,故事也颇多,是托soso帮忙搞定的,原来计划要分享好多应用的,后来没那么多时间,仅仅分享了一个开箱和多核引导加载的工程,承诺的好多东西目前都还没完成,好对不起soso 后续有时间再接再厉吧。现在换工作了,后续业余时间会慢慢多起来,这个6678还要继续,钱不能白花,更不能不兑现给soso的承诺,fighting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TI的多核DSP产品吧,产品本身确实好屌,性能刚猛,外面市面上能采购到的片子,这个基本上算top one,当然,业界还有很多其他好U,只是散户不可能买到,但是TI的开发工具哥真的不想多说啥了,对于多核来说太不友好了,哥玩了几年多核ARM,发现TI的多核工具用起来真是相当费劲,这个我觉得亟待改善。另外想说的一点是,这种U用来做产品,确实不是一个人折腾得起的,东西太多了,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