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9

7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成长靠老板,强大靠团队 ——发挥团队力量,共创企业辉煌 [复制链接]

成长靠老板,强大靠团队

——发挥团队力量,共创企业辉煌

    一天,某开发工程师加班到凌晨二点,看到公司老板还在工作,非常敬佩老板的辛勤付出。此公司能发展到高峰时达七八百人的规模,完全是靠老板的呕心沥血,卓越奉献,勤勤恳恳。

公司发展到现在,感觉进入了瓶颈期,前进一步千难万难,后退一步很容易。公司花费二百万导入“五星利润项目”无疾而终;公司的“模块化”战略一直在空中飘,喊了几年也执行不了;花费开发工程师无数心血的公司产品命名法则又回到原点。公司开发了近千个产品,但精品不多。只有老板重视的,大家才重视,老板看不到的,就没有什么人重视。22年年底,开发工程师轮流支援产线,每一次上去,都是去返工。

    圣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企业也应不断自省本身,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他山之石可以击玉,但不学习自己,不量体裁衣,往往是南橘北枳。学习苹果、华为,更应学习他们重视研发与对品质完美追求的精神,再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黄金法则。如果仅学他们的做法,往往是邯郸学步。

    公司倡导的“模块化”战略,他们的产品,多是一些简单的产品,几个集成电路组成。每一个集成电路都有规格书,这本身就是一个模块。让开发工程师另做一个模块,就是做重复的工作。主控集成电路有很多相同功能的输入输出口,为了走线的完美,应当不断变换相应的输入输出口适配不同的电路板,才能让品质更完美。就算公司强制要求做出一些模块来,开发工程师在使用时,更相信集成电路规格书。水无常势,兵无常形。更应根据每一个产品的不同,挖掘此产品的最佳潜能。把产品做成精品化、标杆化,后续同类产品以此产品为模块。

   公司要求从原理图导出物料清单,这个功能是很好。但却不适合公司现阶段的发展。从原理图导出物料清单,适合那些开发什么产品就卖什么产品,产品种类不多的公司。但此公司是客户要什么产品,才开发什么产品。客户对公司的要求就是快,更快。从原理图导物料清单,做好一个原理图,最少要二三天,复杂的产品可能要五六天。而公司一个样品都是十天左右,快的一星期。大货订单往往就是从开发到交货就是一个月,哪有时间去做一个完美的原理图。花了无数心血做一个完美的电路图,连修理都很少用。公司为此花费五十多万升级的物料管理系统,没有开发工程师执行。

    曾国藩能成为一代名臣,离不开他的幕僚团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团队的强大,得靠领头人挖掘团队的最大潜能,让每一个人最大地发挥才能。老板再强,也不算强,只有老板把每个人都变强,才算强。公司要实施一政策时,应先充分调研,并让更多同仁参与进来。任何政策只有适合公司发展,大家没有什么异议才正式实施。不要搞一些平地响惊雷式政策,强制实施,搞得往往实施不了,浪费公司资源。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只有符合公司实际的政策才是好的政策。多年来,公司动不动就学华为、苹果;外面流行什么理念,老板就想导入。不少政策实施一半就实施不了,不仅浪费资源,更伤了员工对公司的信任,让公司的执行力不强。就是因为公司没倾听下属的声音与意见。企业不只是老板的企业,员工也想企业更加强大,并愿意为之不懈努力,把企业变为大家共同努力的平台。

    公司成立近二十年,一个个技术大牛离开,现在没有什么技术大牛。说公司不重视人才吗?校招上百个大学生,花费公司不少财力,却没有留下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企业成立多年,已经过了资金原始积累期。发挥团队力量,省每一个可省之钱,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开发工程师流动频繁,开发部更像一个培训班。

    公司发展到今天,穷尽了老板的精力与心血。是时候让企业换一种活法了,尽一切所能,发挥团队的力量,减轻一下老板的负担,让老板也能轻松一点。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不要让老板担太多的重担,让花甲之年的老人,像青年人一样冲锋陷阵,事事都要老板拍板,是下属们做得不好。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此帖出自求职招聘论坛

最新回复

现在老板没成功之前都是画饼  成功之后都是吐槽这里困难 那里困难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19 00:36
 
 

回复

4589

帖子

4

TA的资源

版主

 

辛勤付出一般指员工

此帖出自求职招聘论坛
 
 
 

回复

413

帖子

7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高级)

 

老板的数量在增长

一种是老板的数量和公司数量一起,一种是公司内部老板的数量增长

曾国藩虽然也有子弟兵,但强将也是不少的

所以留不住才是问题关键

此帖出自求职招聘论坛
 
 
 

回复

5067

帖子

3

TA的资源

版主

 
笔者洋洋洒洒,雄心壮志,留下联系方式,意在广招豪杰的意思吗?
此帖出自求职招聘论坛

点评

笔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想认识一点朋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0-22 09:42
 
 
 

回复

7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强大的金法

——品质为本,把研发与做到

某(集)有限公司,成立于九十年代,投8亿,占地20多万平方米的子工城,超万人,连续三年全出口第一。当时工都以此公司为荣

公司要求不是很,一主板生产线就有四五修理,不良品都是以修好主,靠产线品管测试,不是批量性问题有人反馈给研发信品是生的,有什人愿意上控制,从研发少品质问题生。

公司后代工著名品牌电视,同电视主板,从电路主板元件件到主板性能测试条产线十多个员工,每时产量近四百台。公司做自有品牌电视主板,主板元件件到主板性能测试,三楼车间的人工线锡炉、主板执锡线,二楼车间主板加工与测试的生产线工人近百人,每时产量不到二百台。主板好元件后,靠人工搬到锡炉上上、剪元件脚,再人工执锡线执锡检查连焊、假、少象,最后另一个车间对主板与测试

代工著名品牌电视,按的要求改装生产线,主板着作好元器件后,自动传波峰主板元件上锡炉后,自动传送到执锡位。从执锡到最后测试工都是站立作工站皮两边,同排二工位做同的工作,最后测试工位是四到五个测试员做同的工作。产线产速下拉,但又不紊,看不到堆机的象。产线质量要求很总质量低于99%,他工作人要求停拉整改。一条产线只有一修理,有修理负责条产线的不良品修。

电视主板,公司自己设计电视主板,主板中间会有一黑色印的过炉线过锡炉时,通过两边锡炉抓手固定主板,加上中的支撑杆,主板每点都受力均连焊、假、少象。主板多是同样的宽度,长度可以不同,产线调试好的,很少变动。公司自己的电视主板过炉是用具四面固定,路板上有高包、变压重量重的元件,加之主板大,受力不均,上后,连焊、假焊现多。产品宽度不一,每换一次产品,都得花不少时间转线,有时一天要转几次线。

电视主板人工件到测试,一呵成,除了测试工位,其他工位多是在拉上作,少了多拿放机作。自有电视主板,二个车间,多道搬工序,多不良品是在生产过程中生。主板产线是一个个工作台面在皮拉的两边工得拉上拿机放在工作台面上加工,加工好后,再放入皮拉。不多了拿放机作,只要一工位忙不过来,整条产线就到堆机。品,最怕的就是堆机,不容易造成不良品,更易患。

比他电视主板公司自己电视主板,电视主板把研发与做到致,每一元件的与焊点的设计人找不出缺点。正做到了品研发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完美的考

公司多年代工著名品牌示器与电视机,但却学习研发与有用他们标改善自己提高自己。在,在此公司,公司状态显存,人数为50人。

 

 者:谭树如,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此帖出自求职招聘论坛
 
 
 

回复

7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lugl4313820 发表于 2023-10-17 21:29 笔者洋洋洒洒,雄心壮志,留下联系方式,意在广招豪杰的意思吗?

笔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想认识一点朋友

此帖出自求职招聘论坛
 
 
 

回复

819

帖子

0

TA的资源

纯净的硅(高级)

 
公司能不能强大,看当老板的格局,看老板肯不肯给兄弟们分钱。 愿意砸钱,本来员工不是人才的都砸成人才
此帖出自求职招聘论坛
 
 
 

回复

7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品质,企业生存的根本

某几十人的小企业,生产蓝牙音箱与声霸类产品。公司的员工不够排一条完整的产线,生产时,先做半成品,半成品做好的,再做成品再包装。每一种产品最少要分二次,有时要三四次,才能包装。

公司不怎么重视品质,生产员工,只有二三十人,修理就有二个。每当生产半成品或成品时,一箱箱的不良品堆到修理工位,不良率达一二成。不良品以修好为主,产线质量以品管测试为主,没有人从源头上管控品质。

电路板经常要手焊电解电容类元件,焊过元件的电路板直接组装半成品,极少做测试电路板的支具。电路板不良,明明直接修电路板最简单,但要到半成品或成品才能测试出来,修理半成品与成品时,要拆壳,还得重新组装。有时,一台机要反复拆装几次壳。

设计工艺复杂,别的公司,板与板之间联接都是通过排线,组装时,直接把排线插在排座上。此公司的板与板之间直接用导线焊死,组装不方便,维修不方便。就为了省一点排针与排母的钱,在这人工费高昂的年代,真有一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加工的地方太多,生产声霸产品,前后有五六个地方要加工,本是模就能搞定的地方,这里要削一下,那里要刮一下。客户验货员抽测,经常要返工,极少有一次通过。几年后,在几大招聘网查此公司,查不到任何此公司的信息。

某学习机公司,公司开始时也只有几十人。老板特别重视品质,每开发一款产品,都会找各相关人员一起评审,产品不仅要各项指标各个功能测试合格,更要相关人员找不出缺陷以后,才能试产量产。力争在源头上管控品质,力争做到品质是开发出来的。

公司一开始就导入精益生产模式,记件作业,员工多劳多得。每一条拉不到15人,员工左手拿机,右手放机,产品在一个个工作台面上流动,站立式作业。工艺工程师计算工时,要求精确到秒,每一个员工要做多道工序。站着作业虽然累,但员工工资也高,不加班能拿到加班的工资。

公司刚开始,资金不够雄厚,先是租一间民房,让职员跟老板同吃,后自建食堂,全员跟老板同吃。现在,在超市都能看到此公司的产品,在电视台也能看到此公司的广告。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此帖出自求职招聘论坛
 
 
 

回复

81

帖子

2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现在老板没成功之前都是画饼  成功之后都是吐槽这里困难 那里困难的
此帖出自求职招聘论坛
 
 
 

回复

7

帖子

0

TA的资源

一粒金砂(中级)

 

精益生产,给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某生产医疗产品的公司,生产一台血压计,要经历二个车间,四条产线,上百个员工之手。此公司还只是组装成品,主电路板的贴片与插件都是外发别的公司完成。每个员工,多是只做一种动作,一个动作的时间6秒左右,拿放机2秒,加之等待,瓶颈工位。公司员工其实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创造价值。站在拉上观察,有三四分之一的员工,处在等待中,忙的忙死,闲得闲死。

不够重视品质,不良品较多。实际才一条拉生产,就有一个售后维修部门。不良品多是修理了事,没做到从源头上去控制。特别是售后那么多不良品,只是修理了事。没有做到品质是管控出来,品质是研发出来的。落后的生产模式影响品质,品质不良又影响生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某无绳电话生产公司,以前也是此公司样的生产模式,导入“现场改善”推广精益生产,由原来一条拉100多个人,改为一条拉15-18个人,把原来的皮带拉改为U形工作台面拉,员工由原来只做一个动作,增加到做20多个动作。产量由原来的单人每时1-2台,增加到每人每时5-6台,质量更好,提升超4个百分点。

某做手机半成品的代工公司,以前一条生产线30-40个人,后导入“精益生产模式”,由员工只做一个动作,改为一个员工把整个手机半成品组装完,改善后一条手机产线不到20个人,产量一样,质量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二个公司,都是把原来的坐着作业,改为站立作业。

此医疗公司到处都是堆机,电子产品,特别是PCB板和半成品,最怕的就是堆机。堆机,拉扯会严重影响品质。公司就一条医疗产品生产线,就有二个产线修理,加二个售后修理,公司不良产品更多是修出来的。电子产品最怕维修,因为往往修好这里,又会影响那里,客诉不良品最高比例的就是曾经维修过的产品。

针对此公司的生产模式,建议改善方案如下:导入精益生产模式,把原来的一个员工只作一个动作,改为做一二十个动作。一个工位的节拍时间由原来的10秒,改为40秒。把流水线式皮带拉,改为工作台面,工作台面U形排拉。左手拿机,右手放加工好的机。由坐着作业,改为站立作业。做到拉头下PCB板,拉尾包装成品,一体化式作业。

这样拉上不少的壳花外观不良品就立马消失,没有堆机,就减少很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品。一个员工只作一个动作,跟做三四个动作,时间相差不大,减少拿放机动作。精益生产,不是加强劳动强度,而是减少浪费。动作增多,就好均衡时间,让员工同一个节拍工作,就能为公司创造共震的力量。

医疗产品,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订单小,批量杂。小拉式的精益生产,最适合做医疗产品。特别是一些医疗美容产品,都是一些利润高,订单小的产品,此公司现在这种生产模式,很难适合接这样的订单。以前,那个无绳电话生产公司低于1万的订单都不敢接,现在100台的订单都敢接。订单大,就多条拉生产,订单小,就一条拉生产,机动灵活,工作台面一拼,就是一条拉,转拉也快。

此公司是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公司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去推广精益生产。员工稳定,公司的业务也做得很好,产品定位也好,此公司完全可以把自己做成一个强大的企业。

大企业能做强做大,就是因为力争每一个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并不断改善自己,提高自己。企业就是一个木桶,只要存在短板,财富就会从短板上流出。

 

 

 

 

此帖出自求职招聘论坛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随便看看
查找数据手册?

EEWorld Datasheet 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更多>>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10 下一条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3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