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手机消费似乎比较疲软,明显的感觉到刷到手机测评的视频变少了。
从10年开始,手机从非智能到智能。那时候我问同学什么是智能手机,他说可以装输入法的手机就是智能手机,因为输入法要挂后台。
挂后台就不用和非智能一样挂了qq你就不能干其他事情了,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来说可能是个痛点。
从塞班又到安卓,我自认为的过度阶段是水果忍者/捕鱼达人游戏的兴起,自然而然的从电阻触屏到后面的电容触屏。
在那个阶段,安卓的新游戏是明显更新的比塞班的要快,塞班虽然也有但要慢一拍。
指纹解锁从摄像头后盖上,到电源按键侧边,在到屏下指纹识别,每年处理器的升级更不用说,同时屏幕边框越变越窄,从水滴屏到升降式摄像头,
印象较为深刻的是VIVO NEX 和OPPO FINDX。每年手机的更新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
后续手机的升级似乎都是相机部分的升级,相机的升级导致照片文件越来越大,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
反向升级去掉了3.5mm耳机,为了卖TWS耳机。
然后升级充电功率,充电功率提升把充电宝淦死了。印象最深的广告词: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
在上海出门我是觉不想带充电宝,太重!充电速度慢!带65W pd充电器在商场的洗手间,星巴克,喜茶或者是其他有插头的店坐着耍会小视频
马上有能有好几个小时的续航。
现在手机的升级已经变成折叠屏,但折叠屏没有在手机厂家中档的产品线里,价格还是比较高的,作为普通消费者我是不太舍得花5000+去买折叠屏的。
处理器的升级,运存,硬盘的升级,就是新游戏,拍照,拍视频刺激的需求,
在游戏没什么变化的情况下,拍照也觉得过得去。
似乎大多数手机日常体验也没有差很多,那么后面手机会升级什么,让我们感觉明显更爽?
或者说,手机的形态还是这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