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辨析:孔探仪与工业电子内窥镜的关系原来是这样
[复制链接]
有人想购买孔探仪,商家给他推荐了工业电子内窥镜;我们也经常看到:使用工业电子内窥镜进行飞机孔探检查的案例。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孔探仪与工业电子内窥镜就是一回事,只不过是不同的叫法罢了,真的是这样吗?
在辨析这两个概念之前,先了解一下工业内窥镜的种类。根据成像原理的不同,工业内窥镜可以分为工业光学内窥镜(直杆镜、光纤镜等)和工业电子内窥镜,前者完全是利用透镜的光学成像,后者依靠CCD或CMOS进行影像的光电转换,得到数字化的图像信号。
孔探仪是通过小孔实施设备内部检测的一种无损检测仪器,其实就是常说的工业内窥镜。工业内窥镜最初从国外引入到国内后,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检测,因为每次检查都要通过飞机预留的小孔送入探头,因此业内人士习惯地称作孔探检查,也相应地把设备称作孔探仪,包括光学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随着工业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应用面越来越广,从航空检测扩展到了石化行业、轨道交通、能源电力、建筑等领域,工业内窥镜的概念越来越普及,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检测中,依然习惯性地称作孔探仪。
电子内窥镜是内窥镜的一种,如前面介绍的那样,电子内窥镜在探头后端传输、处理和呈现的是数字化的图像信息,对于检测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便利。从大的方面分,电子内窥镜分为医用和工业用途两大类,本文探讨的工业电子内窥镜属于后者。因此只要是工业用途的、基于电子成像技术的内窥检测产品,统称为电子工业内窥镜,而与更为细化的工业领域没有关系。
由此可见,这两个概念其实是从不同角度理解的,孔探仪是从应用领域的层面,更多地源于最初工业内窥镜在航空航天发动机检测领域的应用;而工业电子内窥镜则是从成像原理的角度,泛指采用了电子数字成像技术的内窥镜设备。现阶段随着电子内窥镜的日益普及,绝大部分航空公司都使用高品质工业电子内窥镜进行孔探检查,同时也有不少人将孔探仪的这一习惯性叫法扩展到了航空航天之外的检测领域中。所以两者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但是通过本文的阅读,希望您能够了解两者的差异性。
工业内窥镜的应用领域非常多,不同的领域对检测设备的要求也不同,有些行业得检测要求低一些,而有些行业对图像清晰度、缺陷测量精准度、探头导向角度这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因为要准确及时地发现缺陷,像本文提到的航空发动机检测就属于这一类应用,民航公司或者相关部门在购买孔探仪时往往更多地选择知名品牌。更多信息,欢迎阅读以下相关推荐的内容。
推荐阅读:民航发动机孔探设备哪个品牌好?产品性能介绍
|